7月28日中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公共基础试点考试将在全国36个城市、320个考点、2100多个考场同时举行。福建省报名人数近12000,其中银行业从业人员11000多人;非银行从业人员900多人。福州、厦门各设有5个考场。其中福州地区参加考试的银行从业人员5426人,非银行从业人员195人;福州地区5个考场分别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闽江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经济学校。
此次考试是继2006年中国银行业从业资格风险管理和理财试点考试后,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的又一科目。公共基础科目考试针对中国银行业所有从业人员而设计,考试内容涵盖了银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知识、技能、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要求。
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开发框架建立在“公共基础模块”之上。公共模块为所有银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术和能力标准;专业模块为相关专业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知识,目前开发出的专业考试科目有个人理财和风险管理,并已于2006年进行了试点考试。从业人员通过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和相应资格审核后,即可获得公共基础证书;之后,从业人员通过专业科目考试,可获得专业证书。若从业人员仅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未通过公共基础考试,只能获得单科合格证,待将来通过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并通过资格审核后,可同时获得公共基础证书和相应专业证书。
今年公共基础科目(试点)考试一经推出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仅在银行业内,在证券业、保险业等其他金融机构及高校产生极大反响。全国近十分之一的银行业从业人员报名参加公共基础考试。福州地区有七之一的银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考试。
据悉, 通过公共基础科目和相关专业科目考试后的从业人员,中国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办公室还要根据其从业记录进行资格审查,最终确定是否颁发资格证书。因此,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不仅仅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证明,它同时也说明了证书持有者具有良好的从业记录。同时为了使从业人员始终保持岗位所需的专业水准,持证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以保证持证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银行业协会将陆续完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体系,为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制度基础,促进银行业员工培训的规范化,提高培训效率,为银行业从业人员继续进修与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业资格考试对于正处于转折和发展期的中国金融业也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银行业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之一。
据悉,风险管理和个人理财两个专业的考试也即将在10月下旬进行。
相关链接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简介
1.什么是CCBP :
CCBP是“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Certification of China Banking Professional的英文缩写。
2.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包括哪些环节 :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由四个基本的环节组成,即资格标准、考试制度、资格审核和继续教育。
3.为什么要建立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建立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目的是建立中国银行业从业标准和用人规范,确立银行业从业人员从业的起点标准,为银行机构和银行客户鉴别从业者的从业能力提供识别标杆,同时也为银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支持。
4、什么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6、 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采取的什么样方式:
计算机考试,考题形式为单选、多选和判断。
8、 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报考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
(一)年满18岁;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注意:网上报名时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考生如实填写即可。填报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所填资料若与事实不符,一经发现,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有权取消其考试资格。
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介绍
为什么要建立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意义何在?
银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强、创新频繁、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外部性的行业,需要对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进行必要的规范。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金融专业人才仍然不足,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缺乏统一的行业资格认定标准和规范的专业素质评价办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认定难以体现行业和岗位特点,难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培训和发展的具体需求。因此,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和做法,建立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符合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行业标准,建立科学的从业人员考试、培训、认证体系,为银行和客户提供鉴别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的参照,对于提高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银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银行业从业资格是从事银行业专业岗位的操守、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银行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方面已有长达上百年的实践,这是其之所以长期拥有领先的核心战略竞争能力和不竭的金融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
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
组织了国内外业内专家和国内院校专家共同研究开发资格标准。标准的开发基于这样的理念,即一家银行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真正的基础在于:必须保证它的每一位员工都是符合行业应有的相应标准。
围绕标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认证考试制度建设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依据客观的标准,建立能够有效地测试和评定受试者综合水平和能力的合理的试题结构,二是要以受试者容易参加并且经济的方式推广认证考试。
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由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即资格标准、考试制度、资格审核和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资格审核。通过公共基础科目和相关专业科目考试后的从业人员,我们还要根据其从业记录进行资格审查,最终确定是否颁发资格证书。因此,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不仅仅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证明,它同时也说明了证书持有者具有良好的从业记录。社会上非银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并通过认证考试,可以获得考试合格证,说明其具备了银行业从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了使从业人员始终保持岗位所需的专业水准,我们要求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每年由专家遴选出银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对持证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持证人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持证人员接受的继续教育将作为证书年检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行业自律规范,其生命力和公信力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我们相信,只有经过市场机制考验、筛选出来的资格认证制度,才是最符合中国银行业需求的、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安排。
公共基础证书和专业证书有什么区别?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证书和专业证书两类。公共基础证书是每一个银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资格标准的证明,专业证书是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中国银行业协会已推出公共基础证书和风险管理、个人理财两个专业证书。从业人员通过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和相应资格审核后,即可获得公共基础证书;之后,从业人员通过专业科目考试,可获得专业证书。若从业人员仅通过专业科目考试,未通过公共基础考试,只能获得单科考试合格证,待将来通过公共基础科目考试并通过资格审核后,可同时获得公共基础证书和相应专业证书。
持有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银行业从业人员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证明,是保持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客户和银行鉴别从业人员技能与操守的标杆。
和社会上其他一些金融业证书相比,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中国银行业从行业自律角度,与监管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对银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一种形式。证书不仅有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认证制度还对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生涯中要严守职业道德和操守作出规定。因此,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对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为中国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比的规范。这是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与市场上其他证书最重要的区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