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服务专题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原中央苏区广大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老区振兴发展,金融如何作为?作为农村金融的“国家队”、主力军,农业银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把原中央苏区、著名革命老区上杭县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改革创新的实验区、金融支持的重点,持续深化优化“三农”金融服务。农行福建省分行以不懈的努力,小到方便偏远乡村农民取现转账,大到支持县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不辱使命。农行的务实精神,得到了当地党政、企业和群众的好评。
今年4月,农总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组深入福建省上杭县,进村入户,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机遇,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传导农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使命。
农总行调研组广泛征集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从中整理了20多项,要求上杭县农行及时跟进、分解落实,对一些比较急迫的事项“马上就办”。
上杭县农行弘扬当年苏区干部好作风,开展“走百家企业、访千家客户”活动,选择120家企业和1200家客户作为走访对象,深入了解企业和客户的金融需求,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了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银村共建 打通“最后一公里”
紧临古田革命会议遗址的五龙村,是上杭县第一个与农行开展银村共建的村,随着共建范围的不断拓宽,已实现惠农卡全覆盖,共发放农户贷款430万元,支持25户农民办起“农家乐”,支持农户开心农场贷款180万元。通过银村共建,农行把贷款送到农户家门口,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区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行通过设立“三农”金融流动服务工作室,开展流动金融服务,把服务触角主动延伸到更多没有物理网点的乡镇,扩大服务覆盖面。今年上半年,通过“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室收集农户业务需求,农行为农户共办理小额贷款49笔、金额230万元,农村生产经营性贷款3笔、金额200万元,受理惠农金叶卡资料100多份,已发放贷款793万元,工作室接受农户业务咨询1000多次。
上杭县古田镇吴地村位于海拔900多米的高山小盆地,人口集中,风景优美。央企华润集团在此捐建集旅游、商业、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华润希望小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为支持吴地村加快发展,4月4日,上杭县农行与吴地村签订了银村共建协议,从信贷资源、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了解到村民到镇上办理金融业务和交手机费、电费等路远不便,农行员工放弃清明假日,于4月6日将自助终端机布放进村,方便村民办理转账、缴费等业务。
在上杭县各乡镇,农行将传统的物理网点与新型电子渠道、互联网金融平台有机结合,越来越多与农家店、小超市合作设立的“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结算、汇兑、缴费等便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银企合作 为“龙头产业”输血
农行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龙岩签署《银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农行承诺向紫金矿业集团提供150亿元意向信用额度,用于满足紫金集团战略发展的资金需求,双方还将在债券承销、全球现金管理服务和财务顾问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强强联手,谋求双赢。上杭县是矿产资源宝地。近年来,依托紫金山金铜矿资源,当地抓龙头兴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金铜产业集群。农行紧紧围绕支持这一特色支柱产业,全力为紫金矿业和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瓮福紫金磷化工等龙头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农总行将紫金矿业列为重点客户,实行总行和省、市、县分支行四级联动,围绕企业的需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适时为该公司提供信用证、融资性、黄金租赁等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为紫金矿业办理保函业务6笔,金额达13.1亿元,办理黄金租赁业务16笔,合计10.58吨,金额合计29.72亿元。
铜产业是上杭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全县共有铜加工企业20多家。农行主动服务,积极支持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福建紫金铜业、建润电业、清景铜箔等铜产业链项目。
截至今年10月27日,上杭县支行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7.38万元,余额达23.88万元,贷款增量居全县各银行之首;存贷总量突破47亿元,有力支持了上杭县铜产业、水电、建筑、房地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作用。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