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农发行福建省分行切实履行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将疫情重要物资供应、民生物资保供稳价、复工复产作为信贷服务重点,至5月20日,累计投放贷款160.48亿元,其中通过应急办贷通道投放贷款25.6亿元,以高质量政策性金融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
助力“阻击战” 政策托底有速度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着金融机构的应对能力。急国家之所急,该行深刻认识政策性银行职责使命,主动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是加强与政府沟通协作。第一时间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与福建省商务厅联合发布通告,同时对全省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全面摸排,逐一对接符合我行业务范围的重点企业428家,积极投身抗“疫”之战。二是开启绿色应急通道。加大对防疫医疗、民生物资以及物流配送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适当降低授信担保条件,优先安排信贷额度,实行优惠利率政策,特事特办采取容缺办理方式,提供便捷服务。目前已有91家企业享受到各项利率优惠服务,预计可节约利息2900万元,切实为企业减轻压力。三是构建高效服务体系。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疫情金融服务组”,克服疫情期间人手短缺、交通不便等困难,线上线下办公,通宵达旦调查审议,有时甚至驱车数百公里上门服务,应急贷款从受理到发放平均时间2-3天,最快的仅用不到1天时间,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服务体系。自2月1日起的68天时间里,从“方舟”医院建设到防疫医药、口罩、防护服及原材料生产,该行已为福建长源纺织、乐澄生活用品、承天金岭、恒安集团等33家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应急贷款授信14.6亿元,目前已投放7.3亿元,其中人行专项贷款3.6亿元。
密织“保供网” 聚焦主业有力度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是要保障防疫民生物资稳定供应。福建省分行陆续与福州、莆田、龙岩、平潭等市政府联合发文,就政策性金融支持疫情期间实体企业“稳生产、保供应”进行联合发文,随即与省农业农村厅就共同支持生猪产业企业复工复产、转型升级进行联合发文,以政策性银行的担当站在防疫保障第一线。一是坚守主责主业。备足信贷资金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调控,向中央、地方储备粮公司和漳龙贸易等11家企业投放粮棉油购销储和调控贷款20.5亿元,充分发挥粮棉油信贷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保证粮食稳定供应。二是保障民生之需。加强与重点企业协调联动,重点支持“引粮入闽”、粮食生产、食品加工及销售,累计向元成豆业、稻花香米业、安井食品、光阳蛋业等50家民生实体企业授信24亿元,已发放16.4亿元,其中投放1.15亿元支持傲龙生物、宁德南阳等12家生猪全产业链企业发展。三是确保物流顺畅。精准运用政策,在疫情紧急期间及时将支持触角延伸至物流业,累计授信2亿元、投放1.8亿元贷款支持柏合冷链仓储、晋江陆地港、泉州跨境通等6家物流企业,打通了国际、省际、市际及市内运输通道,进一步确保“产得出、供得上、运得走”。
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复产复工和春耕备耕的影响,福建省分行积极主动为疫情受困企业纾困解难,坚决不抽贷、不断贷、不收费,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负担,全力以赴为企业复产复工保驾护航。一是保障春耕备耕关键节点不掉链。积极联系农用物资储备单位,主动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优先安排信贷额度,保障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在特殊时期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零接触”办理业务,共审批投放3.5亿元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企业调入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等化肥18.7万吨以及杂交早稻、杂交晚稻、常规稻、大豆等32万公斤种子的储备,从源头上保证春耕春备各项需求。二是保障民生重点领域建设不断档。积极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加快恢复建设,聚焦“四好农村路”、城乡一体化供水、农村人居环境、内河整治、教育、医疗等省政府新一轮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突出省市年度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和“五个一批”项目,目前已确立意向投放项目76个、金额343.4亿元;已新审批项目25个、金额107.44亿元;已投放55.91亿元支持上汽基础设施配套、木兰溪玉湖新城、湄洲岛文化旅游提升、晋江世中运主体育馆等151个项目建设。三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对原23个省定贫困县采取“脱贫不脱政策”,继续予以优惠支持,截止目前,已投放支持圣农集团、福建盼盼等扶贫贷款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