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银行业这十年

“福建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
发布日期:2022-09-26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来源: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2022年9月23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陈文英主持新闻发布会。会上,福建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汪祺臻,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惠玲,兴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孙雄鹏,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永良,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林守道,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林中清分别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新华社福建分社、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金融时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海峡都市报等20余家中央驻闽和省市级新闻媒体参会。

 1.jpg

 2.jpg

▲福建省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陈文英主持发布会

 

发布环节

3.jpg

福建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汪祺臻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福建银行业保险业的关心支持!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福建银行业保险业十年改革发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银保监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引领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把握好金融本质和规律,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金融共生共荣,助力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总的来看,福建银行业保险业各项指标保持稳健,呈现稳中有进、竞争有序、创新有为的良好态势。福建银行业总资产迈上十万亿新台阶,十年增长了2.8倍;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3.5%,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0.3%,存贷比自十年前的90%逐年上升至120.3%,居全国第3位。福建保险业总资产超3000亿元,十年增长了2.9倍,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1.6%,保险赔付支出年均增长13%,保险密度由1162元/人上升至3091元/人,保险保障功能不断凸显。

十年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银行保险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我们因应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引进来、沉下去、强起来,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服务体系。十年累计引进31家银行保险机构,组建民营银行、财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多类型地方法人机构。推动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指导地方法人机构强化党的领导,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公司治理机制,15家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全部法人机构完成股权托管。推动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银行机构乡镇覆盖率、保险服务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自贸试验区、普惠金融改革、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无还本续贷”等一批金融创新成果走在全国前列。

十年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质效不断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我们聚焦加大供给、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先后出台福建银行业保险业回归本源行动纲要等多份政策文件,建立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监测评价等多项工作机制,推动提高金融服务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普惠型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26%和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今年前8个月制造业贷款增速24.4%,创下近年最高水平;大病保险和职工补充医疗保险覆盖3300余万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04万人;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从十年前的545亿元增长至1376亿元。深入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出“金融服务新市民综合行动方案”,创新系列专属产品,积极助力新市民全面融入城市,获得市场认可。

十年来,福建银行业保险业风险防控有效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们坚持强监管、治乱象、促合规,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完善一系列监管规范性文件,开展监管雷达等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法监管、科技监管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大幅压降,辖区银行业各项贷款占资产比重由最低时38%逐步上升至52%,金融资源进一步回归实体。有力推进不良资产处置,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今年8月末辖区不良贷款率1.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6个百分点。多方联动建立完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实现高风险机构阶段性“清零”,城商行、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总体风险可控。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福建银保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结合福建实际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谢谢大家!

 

4.jpg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黄惠玲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金融为民,深入推进新金融行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与八闽建设同频共振,发挥了国有大行金融主力军、领头羊的作用。

这十年,我行累计为客户解决资金需求超过4万亿元;2020年以来,落实助企纾困,累计减费让利超过53亿元。服务对公客户突破28万户,个人客户突破2000万户。

这十年,我行坚持三个“不变”与“变”:一是服务国家建设的使命不变,变的是服务内涵全面深化;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不变,变的是服务能级全面提升;三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不变,变的是服务方式全面便捷。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坚守金融本源,支持实体更有力度。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我行遵循国家政策导向,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制造业、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服务项目建设是建行传统优势。我行大力支持福厦高铁、福州地铁、福清核电等重点项目,以及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这十年,累计投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制造业贷款9900亿元。通过发挥建行工程造价咨询特色服务,为各类项目节约投资超过100亿元。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日臻完善。我行打造了“民营企业综合服务系统”,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启动普惠战略,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率先推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APP——“惠懂你”,实现在线自助“秒贷”。创新全链路的“建行e贷”线上服务,链条企业“点点鼠标,融资即可到账”。今年实现普惠贷款客户超过10万户。

积极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依托“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助力跨境供需精准对接,并为小微外贸企业定制了全线上、无抵押、纯信用的“跨境快贷”;创新应用跨境支付产品,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支付结算服务;作为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批直联银行,上线金融服务功能十多项;先行先试十多项外汇便利化服务。

二、坚定为民初心,服务民生更有温度。人民金融为人民。我行立足于便民、利民、惠民,致力打造百姓身边有温度的银行。

持续升级住房金融服务,支持安居优居。这十年,累计帮助158万个家庭实现了安居梦。落实“房住不炒”,率先开展住房租赁战略,构建“平台+金融+主体+租赁产品和服务”的建行模式;大力支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和改造老旧小区,投放专项贷款支持建设保租房超过2.7万套,为新市民等客群提供更多选择。最近,率先落地“带押过户”二手房贷款,让房屋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持续服务消费升级,助力共同富裕。这十年,累计投放“个人快贷”“龙卡分期”等助力消费金融产品2500亿元,支持购车、装修等大宗消费,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同时,坚持“普惠、共享、专业、智慧”的理念,帮助更多客户规划财富、增长财富。

持续推进开放共享,便利百姓生活。免费开放470多个网点建设“劳动者港湾”;推进200多项政务服务进网点,把建行网点打造成市民身边的“第二政务大厅”。打造“建行生活”平台,已免费为超过6000家的商户增效引流。

三、坚持创新驱动,赋能社会更有深度。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十年,我行依托建行集团金融全牌照功能,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效能。

“商行+投行”丰富金融供给。这十年,我行直接融资超过3500亿元。近年来,承销了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公开发行的民营企业“熊猫债”,全国首单可持续挂钩、乡村振兴、碳中和债券,全国首单革命老区、碳中和债双标绿色永续中票等。

“融资+融智”助力科技创新。创新“科企融资链”产品,率先打造“技术流”信用评价体系,授信“不看砖头看专利”;以“创业者港湾”提供一站式服务,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支持科创型企业集群发展。

“科技+数字”,加快转型发展。这十年,手机银行用户从438万增加到1426万;移动业务替代率达到98.03%,客户自助化服务率达到99.63%。这些年投放的普惠贷款中,线上业务占比超过85%。我行还连续参展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独家承建2020年、2021年数字中国“云上峰会”。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福建建行将与金融同业携手,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以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5.jpg

兴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孙雄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兴业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监管工作要求,深刻领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这十年,我们专注主业、做精专业,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从2012年到2021年末,资产规模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从3.25万亿元增至8.60万亿元,增长1.65倍;营业收入从876.19亿元增至2212.36亿元,增长1.52倍;净利润从347.18亿元增至826.80亿元,增长1.38倍;不良贷款率从1.65%逐年降至2021年末的1.10%。目前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位居国内股份制银行前列,成为国内首批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全球银行业也占据一席之地。“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由2012年的69位上升至今年最新的第16位,提升超过50个位次;“世界500强”2021年排名196位,较2013年首次上榜上升232位。

这十年,我们坚守本源、扎根福建,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树高千尺不忘根”。兴业银行始终将服务福建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持续深化福建区域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全省一盘棋运作,加大金融供给,当好服务福建金融主力军、排头兵。十年来,在省内各项贷款余额从2356.72亿元增长到1.44万亿元,增长5.13倍,民营企业、“四大经济”领域贷款余额均突破1000亿元。十年来,发挥“商行+投行”优势,广引金融活水,通过非信贷方式提供融资余额超4000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地方债投资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十年来,不断做大福建总部,相继在省内成立兴业消金、兴业资管、兴银理财、福建金服云公司等,持续壮大我省金融产业,推动福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总资产迈上10万亿新台阶,占比超八成,在省内累计纳税超1600亿元,稳居第一梯队。

这十年,我们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不断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兴业银行始终把握大势、顺势而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战略转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十年来,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健全集团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各类客户日趋多元的金融需求,目前企金客户115万户,增长2.37倍,零售客户8482万户,增长近3倍,同业客户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十年来,我们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业务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契合度,存、贷款占比双双超过50%,财富、投行、托管等轻资本业务加快发展,非息净收入占比37.48%,较2012年提升19.87个百分点。十年来,我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敏锐把握和抢抓市场机遇,在同业金融、绿色金融、投资银行、金融市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领域开拓创新,塑造了差异化竞争优势,绿色融资、债券承销、银行理财、资产托管规模均稳居同类型银行前列。

这十年,我们坚持科技引领、生态赋能,构建数字兴业迈出新步伐。拥抱数字化发展潮流,兴业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生死存亡之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科技队伍,构建数字兴业,服务数字福建、数字中国建设。我们加快推动科技角色从支持保障向引领发展转变,建立了“一委四部一司一研究院”的组织架构,深化业务科技融合,全行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十年来,科技人才从不到1000人到超过4000人,增长超4倍,科技投入逐年上升,占营业收入比重升至2.88%。十年来,我们从网银“一枝独秀”到线上生态“满园春色”,焕新发布“兴业管家”“钱大掌柜”“银银平台”“兴业普惠”与“兴业生活”五大线上品牌,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生产生活场景。十年来,我们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商之一,到承建运维全省金融一号工程——金服云平台,获批成为第10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金融行业云、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RPA流程机器人、低代码开发平台等创新成果引领行业潮流。

路虽远,行者必至。兴业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负使命、笃行不怠,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6.jpg

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 张永良

十年来,福建农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情系三农,聚力变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十年来,福建农信蹄疾步稳,砥砺奋进跨越发展。主要指标增长明显,资产规模增长2.61倍,突破万亿大关(11612.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增长2.55倍,总量超9200亿元(9252亿),存款市场份额连续十年位居全省银行业前列,有57家行社存款市场份额位居当地首位;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69倍,总量超过6200亿元(6264亿),其中涉农贷款余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余额,助学贷款人数、金额、市场份额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抵御风险能力持续增强,资本充足率(17.29%)全国农合机构第一,拨备覆盖率(386.81%)全国农合机构第三。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十年来,公开统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8600多人,正式员工中本科比例为76.9%,比2012年提升31.18%。十年来累计入库税款532.26亿元,连续十年入库税款占全省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超1%,先后获评省级文明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星级机构、福建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等荣誉称号。

十年来,福建农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大局。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加快推进增户扩面,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服务全省有效客户超2600万户,其中超1600万客户持有福建农信社保卡。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12%,以13.04%存款市场份额,发放全省超20%涉农贷款,近30%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超8万笔,占全省银行业70%以上;累计为超32万名困难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资助超1.1万名困难学生;深度挖掘让利空间,各项贷款收息率自2012年以来累计下降超400个BP,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贷款利率减息让利超80亿元;主动减免超80项服务项目收费,服务费减免超30亿元。

十年来,福建农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转型发展。在产品服务方面,因地制宜,围绕福建山、海、林、地等要素资源禀赋,创新推出包括“福农e贷”“福农e付”“福农e购”“福农e厅”在内的“福农”字号产品服务体系,着力盘活农村市场要素资源,有效提升金融供给水平。在融合发展方面,坚持“利他思维”,加强部门和市场主体合作,创新推广“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探索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当前已在全省各个村(社区)派驻了超6000名金融指导员、助理,聘任超5000名乡村振兴信息员,打造了129个集金融、政务、民生、电商、物流“五位一体”的福农驿站。在机构改革方面,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明确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引入供销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地方国有企业等经济组织入股,持续优化股权结构,推动农信社改制农商银行,目前,全省农信系统已改制农商银行28家,占机构总数的41.79%。

十年来,福建农信筑牢底线,全力以赴防控风险。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智能风控管理系统,全面建立“三会一层”的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监督体系,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台专项帮扶措施、转换经营发展机制、加大清收处置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推进机构化险,到2021年末,福建农信高风险机构全部“清零”。

下一步,福建农信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3.jpg

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林守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福建银保监局工作安排,坚持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在助力新福建建设、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总保费跨上新平台,2018年突破200亿,2021年达246亿元,较2012年实现翻番,持续领跑福建寿险市场,十年累计保险赔付支出超410亿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回顾一下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这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二是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三是强化组织引领。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辖党支部148个、党员1802名,较2012年初分别提升54%、98%;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集聚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保险管理人员。四是强化作风引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问题,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这十年来,我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一是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加强对“六稳”“六保”、民营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金融保险支持;持续优化对台金融服务,累计为1942名台胞、37家台企提供保险服务,保障金额7.67亿元,累计理赔给付84.45万元,助力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二是助力乡村振兴。省市县三级挂钩42个贫困帮扶点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乡村振兴保”项目送保险下乡入户,覆盖66.5万名群众,累计风险保额1771亿元。三是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保经办、职工大额补充保险,服务参保人群773万人;承办福建首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福州市)工作,覆盖民众41.54万人;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规模居福建寿险市场首位;积极承办“惠闽宝”项目,通过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线下投保人数超60万。

这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险姓保”的初心,忠实履行服务社会民生的职责使命,守护老百姓美好生活。一是主动理赔,让客户更暖心。陆续推出“重大疾病一日赔”“理赔直付”“特殊客户上门赔”等服务举措,着力打造“快捷、温暖”的理赔服务品牌。十年来理赔总金额达94.36亿元,获赔率保持99%以上,小额理赔时效缩短至0.18天。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主动寻找相关客户,开辟理赔绿色通道。2016年三明泰宁山体滑坡事故,为10名伤亡客户赔付理赔保险金134.84万元;“战疫”期间,赔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客户理赔保险金221.36万元。二是简捷服务,让客户更省心。打造行业内首个“100%线上办理”保单服务智能链条,升级“空中客服”,打通柜面服务流程触点,为临柜客户提供智能、自助、坐享服务。三是品质服务,让客户更舒心。在寿险行业率先推出APP尊老模式,提供“长者临柜专属陪同”服务,为快递员和进城务工人员设计新市民专属保险产品。

作为金融央企驻闽机构,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将始终秉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进“发展能力强、经营效益好、业务质量优、队伍基础稳、风险防控严、行业形象佳”发展目标,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4.jpg

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林中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累计支持出口额约1421亿美元,累计支付赔款约2亿美元,累计服务企业数近万家,为福建外经贸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这十年来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是如何履行政策性职能,护航福建外经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

首先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十年来,国家战略指向哪里,中国信保的支持就跟进到哪里。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海丝核心区”区位优势,全方位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成为闽企参与“一带一路”经贸交流的“助推器”。

宏东渔业就是我们支持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见证了该企业在非洲毛里塔尼亚渔业基地从无到有,到现如今该基地已经成为拥有码头、捕捞、加工、仓储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性远洋捕捞基地,成为福建渔业“走出去”的排头兵。

2013年到2022年,我们共支持福建省18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开展20个投资项目,累计承保金额近50亿美元,涉及矿产、冶金、化工、玻璃等9个行业,在推动福建省对外经贸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第二是履行政策性职能,为外贸企业排忧解难。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再到2022年乌克兰危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任务重于泰山”的大局意识,切实履行政策性职能、服务国家高水平开发,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不断扩大承保覆盖面,对企业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

2022年2月21日,我们承保的一家企业向乌克兰出运了一单冷冻毛豆,货值约3.7万美元。岂料,三天后乌克兰危机爆发,目的港敖德萨被封。该公司随即向我们通报了风险,计划将货物退回工厂处理。为最大程度减损,我们及时批复货物退运方案,并在货物处理完毕前启动快速赔付程序,向该小微企业足额拨付了系统首笔因俄乌局势政治风险致损的信用保险赔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畏艰难,勇担重任,第一时间为福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防疫物资供应商名录信息、对防疫物资海外供应商资信调查“特事特办”、试点推动进口预付款保险等。2020年我们实现短期险承保金额174.4亿美元,增幅高达23.2%,当年累计支付赔款近3500万美元。

第三是政保合力优服务,托起小微稳稳的幸福。小微企业的发展事关就业、民生和经济发展大局。我们始终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履行政策性职能的一项光荣使命。201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同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单一窗口+出口信保”服务模式作为《深化合作协议》内容中的重点工作正式立项。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和推广,成为福建省金融服务外经贸发展、发挥普惠金融作用的一张亮眼名片。2022年6月,我们的“单一窗口+出口信保”服务模式项目获评2021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项目。

“单一窗口+出口信保”政策受惠面由年出口规模在300万美元以下企业逐年扩大至600万美元以下企业,不断扩大保障范围。2021年度,我们通过“单一窗口+出口信保”服务模式承保福建省小微出口企业近4000家;全年承保金额达43.6亿美元,同比增长63.3%,我们主动降低项目服务费率,提高服务效率,服务福建省小微出口企业成效显著。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始终坚守“履行政策性职能、服务高水平开放”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特色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提问环节

 8.jpg

人民网记者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广大民营企业家“爱拼敢赢”,打造了福建特色民营经济。请问福建银保监局如何引领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成效?

 

福建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汪祺臻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福建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银保监会、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打造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福建品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

一是在政策引领上下功夫,推动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户”“扩面”。福建民营小微企业量多面广,相较于大中型企业而言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我们抓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个重点难点,相继出台多份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政策文件,指导银行机构按年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部署开展“百行进万企”、首贷户培育拓展等专项行动,引导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我们注重发挥好监管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创新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评价机制,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开展银行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励评价,对表现优异的银行机构给予财政奖补,将服务民营企业的政策压力转化为银行机构的内生动力。十年来,辖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了20.6倍,年均增速达35.9%,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自有统计以来年均增长26%,贷款户数增加31.4万户。今年上半年辖区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达6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

二是在金融创新上下功夫,促进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续贷模式方面,针对贷款到期后企业通过高成本过桥资金“先还后贷”问题,2013年我们在泉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率先创新试点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有效减轻企业财务成本。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推广力度,推动续贷业务制度化、流程化管理,近三年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发生额年均增速超过30%。信用信息运用方面,2015年在全国第一批启动银税互动工作,通过与税务数据直连共享,将企业纳税信用与融资信用有机结合,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50余款产品,累计发放银税互动贷款超过1700亿元,惠及约10万户小微企业,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

三是在纾困惠企上下功夫,助力民营企业“得实惠”“渡难关”。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加大力度推动银保监会惠企政策落地,主动配合省政府出台系列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积极推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近三年共为超过22万户市场主体延期还本付息3896亿元,切实帮助市场主体缓解资金压力。联合财政等部门先后设立7期共700亿元纾困贷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纾困贷款,指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交通、旅游等主管部门制定的受困企业“白名单”,实现“见单即贷”“应贷快贷”。联合工信部门开展“专精特新八闽行”活动,深入园区深入企业,跟踪协调解决企业现实困难与诉求。通过政府统保方式向民营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后顾之忧。

下一步,福建银保监局将在政策支持方面继续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持续破解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引领辖区银行业保险业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助力福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5.jpg

福建日报记者

在扩大小微企业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方面,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林中清

谢谢您的提问。小微外贸企业约占全省出口企业数量近80%,是外向型经济的坚实基础和活力源泉。但此类企业往往面临国际市场知识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不强、融资渠道受限等困难,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信保等有关金融机构予以更多地关注与支持。作为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我们坚持做好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这也是中国信保心怀“国之大者”、坚持“金融惠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

2012年启动支持小微企业专项工作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总公司工作要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切实发挥了为辖区小微企业拓市场、防风险、促融资、强管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2012年我们服务支持小微客户数只有600多家,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了5700家,较10年前翻了近10倍。政策性普惠金融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了政府稳外贸、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主要从以下五个着力点打出政策“组合拳”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一是全力扩大服务小微外贸企业覆盖面,着力稳外贸、稳经济大盘。截至8月末,中国信保福建分公司当年服务小微企业超5700家,同比增长6.9%,累计承保保额47.4亿美元,同比增长29.8%,向小微企业支付赔款超180万美元。出口信用保险成为我省小微外贸企业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支撑。

二是加大降费力度,着力降低小微企业成本。我们开展针对性降费,在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前提之下,结合风险水平,合理厘定费率,提供优惠费率支持。近期,我们又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强化降费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降费力度。截至8月末,小微业务费率已经同比下降25%。

三是加大保单融资力度,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进一步培育保单融资业务,引导银行积极创新推广线上普惠保单融资产品,持续优化“政银保”等合作模式,推动银行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提供保单融资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已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1.6亿元。

四是提升理赔服务质效,着力缓解小微企业现金流紧张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推广“简化、优质、精准、高效”的理赔专项服务机制,积极应用小微企业专属“保易赔”、“理赔绿色通道”、“简易勘查、快速理赔”等服务机制,对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现金流紧张的小微企业,我们也结合实际情况优先办理赔款支付;对受疫情或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案件优化理赔条件,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

五是提升线上服务便利性和客户满意度,着力实现疫情期间信保服务不断档。我们联合“单一窗口”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线上、不见面”的签单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超过4200家小微企业通过“单一窗口”享受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在中国信保“信步天下”APP上开辟服务小微企业专版,支持小微企业通过手机端快速查看买方风险情况、管理外贸交易、查询融资政策、办理信用保险业务等。

下一步,我们将在福建银保监局和总公司指导下进一步推动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数据服务能力,为小微企业提供决策指导、为市场提供信息指南、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9.jpg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提高,新市民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刚刚福建建行也提到了针对新市民的金融创新服务。想请您具体介绍贵行在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黄惠玲

新市民是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福建,新市民约有1250万人,一直是我行关注的服务对象。聚焦新市民融入城市的需求,我行从安居乐业入手,帮助新市民“融得入”“留得下”。

一是以“住房租赁”助力新市民安居。我行持续发挥“房”字号的优势,在做好个人信贷、房改金融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住房租赁战略,为新市民提供建行特色、市场领先的住房金融服务。我行创新了“公司住房租赁贷款”,支持盘活社会闲置房源,目前已发放36.3亿元,支持41个项目、建设保租房超过2.7万套。同时,建行在福建设立住房租赁子公司,打造一批CCB建融家园长租公寓,丰富优质租赁房源。

二是以“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乐业。我行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大金融创新。一方面,加大扶持对新市民就业贡献较多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支持解决新市民创业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物”等融资障碍。今年,我行启动了“惠市•惠企”专项行动,推出了“小微快贷(个人经营版)”六大专属产品,已累计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需求超过1000亿元。这其中,既有广泛吸纳新市民就业的企业,也有走上创业之路的新市民。

三是以“金融科技”便利新市民生活。部分新市民工作流动性比较大,我行创新建融家园企租平台,支持公租房、公积金业务“网上办”、“掌上办”。聚焦政务和公共服务重点场景,协助建设政务支付体系,在建行智慧柜员机上,率先提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助力新市民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四是以“共建共享”延伸新市民服务。在金融服务之外,我行开放建行网点资源,与超过80家单位合作,丰富“劳动者港湾”服务功能,对外免费提供休息、喝水、热饭、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已服务超过900万人次,这其中有不少是新市民。我行还走进新市民居住较集中的社区、就业较集中的园区企业,开展“金智惠民”活动,送金融知识上门,助力新市民提升金融素养。

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建设银行是服务新市民的金融主力军。我行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持续助力新市民落脚扎根,安居乐业,共享美好生活。

 

10.jpg

福建电视台记者

十年来,福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想请问一下兴业银行,在支持福建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兴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孙雄鹏

感谢您的提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兴业银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科技创新擘画的蓝图为指引,紧紧围绕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勇当主力军、排头兵。到今年6月末,我行在省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400亿元,其中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率分别为82%、69%,福建省“科技贷”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本年投放金额均位列同业首位。下面,我简要介绍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第一,着力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带动作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福建金融龙头企业,我行积极拥抱数字时代大潮,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打造我省金融科技创新高地。一方面,搭好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承建运营我省金融“一号工程”——福建金服云平台,获批成为第10家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另一方面,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在福州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联合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等省内高校,合作探索卫星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产业应用。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运用新科技,打造新金融,我们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四大经济”深度融合,实现资金链与创新链的高效对接。目前“四大经济”领域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第二,着力推进科创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我们持续深化推进科创金融供给侧改革,构建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发挥“商行+投行”优势,探索“贷款+直投”“商行+多元化金融”等多元化业务模式,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构建多元产品体系,在用足用好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性金融产品的同时,我们立足福建区域特色,积极对接福建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开发“科特贷”特色产品,目前为省内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或服务的企业提供融资余额超100亿元。三是创新授信评价体系,针对科创企业特点,我们创新推出“技术流”评价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切实将科创企业的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截至6月末,在省内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投放信贷资金超过1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企业469家。四是拓展科创金融“朋友圈”。以开放银行思维,联合政府部门、投资机构、证券交易所等合作伙伴,持续搭建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为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三是着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围绕打造创新型省份战略部署,我行启动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计划到2024年末全行科技人才达到1.25万人,过去一年我行科技队伍就基本实现翻番,同时与闽江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办数字金融人才定制班,已于近期开班,后续将逐步扩大培养规模,合作打造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更好将福建“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我们还针对科技人才创业需求,推出“人才贷”,聚焦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和省市高层次人才,把人才价值量化作为信贷审批依据,最高可为企业配置2000万元的信用免担保贷款,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16.jpg

新华网记者

刚才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提到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可否再详细介绍一下。

 

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林守道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完善居民养老保障,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时代赋予中国人寿的新命题。近年来,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福建银保监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服务“国之大者”不动摇,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用。

一是积极推进政企合作。十年来,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已承办宁德、莆田、泉州等地城乡大病保险、医保经办、职工大额补充保险等项目,覆盖人群约773万人,累计赔付21.78亿元,在社会治理等领域努力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二是探索新型保障领域。2021年,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在福州市承办福建首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人群达41.54万人,签约护理参保人634人次,提供重度失能服务197人次,为福州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探索发展新路。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家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2022年3月起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累计3531万元,规模列福建(不含厦门)市场份额第一。

三是参与“惠闽宝”普惠保险项目。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参与“惠闽宝”项目设计,在政府指导下推出覆盖全面、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普惠金融产品,具有“低保费,高保障,不限年龄、职业、病史”等普惠金融的显著特征,减轻参保群众就医负担,提高群众抵御大病保险保障水平。

四是加大健康保障产品供给。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坚守保险本源,根据客户多样化、差异化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加大健康保险产品供给。2021年,公司保障型保险产品保费达12.94亿元,是2012年的6.7倍,多样化保险产品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

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将以“保障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为使命,全力支持“健康中国”建设,继续开展好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加大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以高质量服务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彰显国企担当、贡献国寿力量。

 

 12.jpg

东南卫视记者

福建农信是我省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想请省农信具体介绍一下在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 张永良

谢谢您的提问。福建农信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着力破解农村金融顽疾,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普惠政策协同配套为切入点,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易得性。一方面,将支农支小再贷款与纾困、贴息、银担合作等政策及自身减费让利协同组合,推出一系列政策性产品,有序扩大金融惠及面、降低“三农”等客群融资成本。目前福建农信累计发放政策性贷款超253亿元,其中纾困贷款超223亿元,有力纾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助推企业复工达产。另一方面,福建农信积极下沉金融服务,在全省共设立1.1万多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在全省设立营业网点1900多个,实现综合金融服务不出乡镇;向全省超1.5万个行政村(社区)派驻金融助理超6000名,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内涵,金融服务易得性有了显著提升。

其次,以深耕富民产业为着力点,助力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在探索产业链金融方面,围绕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仓储、运输等环节,根据不同需求特点,配套相应金融产品,打造“产供销+信用+专业支行+产业平台”一体化、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例如辖内宁德农商行,通过打造全产业链蓝色金融服务模式,累计惠及涉海经济主体近2.5万户,有效助推辖内海洋经济发展;在探索供应链金融方面,积极与地方政府、产业协会合作,通过打造溯源平台、依托海量交易数据和主体信息档案,创新“金融评级融资”模型,联动信息、信用、信贷,引金融活水助推特色产业升级。例如辖内福鼎联社积极对接市政府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累计支持白茶产业贷款超1.8万笔,金额近20亿元,有力支持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

第三,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客户体验上,福建农信加强金融科技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产品,构建“福农”字号综合产品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有解决农户贷款难、纯信用、数字化的福农e贷,有实现财政惠民惠农资金直达农户的福农e政、有帮助商户实现三码融合收款的福农e付,还有服务功能齐全的线上福农e厅等等,有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产业升级上,福建农信聚焦农村要素市场化和“三变”改革,通过加强政银企农联动,整合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打造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交易、新农主体管理、乡村治理和预警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例如在新农主体管理系统运用方面,当前已累计采集6.9万户新农主体数据、完成2.5万户新农主体在线评级,为金融支持新农主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未来,福建农信将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履行使命担当,持续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排头兵、乡村振兴主办行,为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