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群体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中行”),积极落实落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部署要求,通过“金融赋能”“跨境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贴心服务,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量身定制,智能操作更明了
走进福建中行连江玉东支行,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客户经理的耐心指导下,客户陈大伯已经熟练掌握了网络购菜技能,这份因科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为使老年客户更好融入科技时代,中国银行推出“岁悦长情版”手机银行APP——超大字体、简洁明了的界面、贴心的语音辅助,让老年人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
不仅如此,福建中行还在智能柜台引入了“长者版”,通过优化界面设计、增强提示音量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的操作难度,使金融服务更加贴心、便捷。这些定制化的服务举措,让智能科技真正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除了金融业务上的贴心服务,福建中行还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托中银公益互助养老平台和中银老年大学免费学习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新知的空间。现在,通过中行手机银行进入银发专区,一键即可完成从领取录取通知书到报名、选课、学习、参与线下活动等环节。大学由1个专区+6个学院组成,在金融、健康、人文、艺术等领域开展数字化教学,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适老改造,金融服务更贴心
老花镜、放大镜、血压测量仪……这些看似与银行格格不入的物品,出现在了福建中行连江琯头支行的营业大厅内的中银公益驿站。为强化便民、利老服务能力,福建中行在网点建设方面下足功夫。
因地制宜将“银发元素”融入网点环境之中。通过增设高峰提示牌,运用形象的图形展示网点的客流高峰期,让老年客户可以错峰办理业务,缩短等候时间。设置绿色通道、老年人爱心专座更精准对应老年客户的需求。
截至目前,福建中行已建成养老服务示范点26家、标杆网点4家,持续为老年人撑起“关爱伞”。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群体成了诈骗分子的围猎目标,骗局不断翻新升级,让老年人防不胜防。针对老年人易受骗的特点,福建中行也在持续开展防假防诈骗宣传,深入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敬老帮扶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增强防假防诈意识,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服务到家,养老护老更暖心
福建作为侨务大省,侨眷众多,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一特殊群体,福建中行推出了多项跨境金融服务产品,如“侨汇通”“GIC汇出汇款”等服务,给予老年侨眷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收汇款体验。此外,福建中行还能为出行不便的留守老年侨眷上门办理业务、普及金融知识,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份跨洋的亲情与关爱。
7月份,福州骄阳高悬,酷热难耐,气温高达40度。中国银行温泉公园路支行派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设备,走进东汤社区卧病在床多年原奶奶家中,耐心细致地核对老人的身份信息,协助填写表格等相关手续,顺利完成了开卡流程。临走前原奶奶感动万分,紧紧拉住工作人员的手说道:“你们实在太棒了,万万没想到银行的服务这么贴心,着实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这种“零距离”的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客户的实际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银行真诚、专业的服务态度。每一次的上门服务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让老年人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未来,福建中行将不断深化养老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供给,推进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进一步细化服务措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努力打造有温度、高效率的暖心银行,让老年客群能在数字时代共享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幸福。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供稿)